中國汽車新聞網(wǎng)訊 “使用新能源車的幾項條件,缺一便不能成立”
北京開始搖號的前一年,身處國外的我一個勁兒的勸家人,趕緊買輛便宜二手車占個號!結(jié)果遭到了家人“怒懟”:著什么急,哪那么多人非得趕著搖號,到時候肯定很好搖,大不了等幾個月就行了。
然后結(jié)果顯而易見,從搖號的第一個月開始,至今未中,一家子追悔莫及。
去年12月的時候,小客車搖號指標(biāo)辦公布了最新的數(shù)據(jù):新能源小客車指標(biāo)申請人數(shù)超過42萬。如果按照現(xiàn)行分配規(guī)則,新申請者至少需等待8年,即2026年才能獲得新能源指標(biāo)。而筆者機智的早早把老婆的指標(biāo)換成了新能源指標(biāo),要不然真是,吃個那啥都趕不上一口熱乎的。
目前,在北上廣深這幾個大城市都推出了限行和限牌政策,一方面是為了減緩交通擁堵,另一方面就是提高新能源汽車的占比。在免購置稅和免搖號的雙重吸引下,讓許多原本選擇燃油車的消費者轉(zhuǎn)向新能源汽車。
但大家也知道,國人購買能力是非常具有戰(zhàn)斗性的,久而久之汽車數(shù)量不僅沒有減少,反而越來越多。
限購導(dǎo)致汽油車的號牌一號難求,而剛需們則不得已將新能源車納入了自己的視線,新能源號牌成為了購買新能源車主的第一個條件,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才能獲得自己的新能源號牌。
OK,我們的第一項條件出來了,得滿足新能源車購買資格。
我們接著往下看。
如果你認為僅僅滿足了身份條件就能擁有購買新能源車資格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
相信不少人在買車前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銷售人員喜歡把自家產(chǎn)品說得天花亂墜,比如“充電有多么方便”、“送充電樁”、“半小時充至80%電量”等等,雖然這些都比較真實,但并沒有站在用戶的角度考慮。
新能源車是要充電的,所以對于車主來說需要有自己的充電樁,不過這還不是問題的關(guān)鍵,4S店大多都會贈送給車主一臺免費的充電樁。
主要的問題是你必須有自己的車位來安裝充電樁。車位啊朋友們!在一線大城市你要買個車位沒個幾十萬能搞得定?
否則你只能從窗口拖著根幾十米的電線給車充電,這顯然不可取,而這也成為了目前購買新能源車的最大瓶頸。
以筆者身邊的朋友為例,由于住在高樓,加上小區(qū)又沒有充電樁,在與物業(yè)協(xié)商時也吃了閉門羹,所以充電成為了最大問題。
目前,全國各地的公共充電樁數(shù)量已經(jīng)達到22萬個,其中北京、上海的占比最多,廣東緊隨其后。雖然總量上感覺很多,但都集中在一線城市,二三線城市里面充電樁的普及率還比較少,找充電樁比加油站來說的話還比較難。
需要滿足的第二項條件,有固定車位且能夠安裝充電樁。
新能源汽車最大的優(yōu)點同時也是最大的缺點也就是續(xù)航里程了。目前新上市的新能源車基本已經(jīng)跨越了400公里的續(xù)航里程,完全能夠滿足在城市代步使用。
缺點也是同樣,作為電動車的特性,在高速行駛的情況下,電量消耗相對較快,400公里的續(xù)航對于走高速來說實在不夠看。尤其是在涉及到全家出游的情況下,周邊地區(qū)勉強夠用,但對于跨城來說則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
即便是在目前高速公路上已經(jīng)普及了充電樁,但在時間成本上和充電樁本身是否能夠正常充電,則成為了需要考慮的問題。
所以第三個條件也呼之欲出:城市代步為主,遠途自駕少,或家里已有一輛燃油車。
在滿足了這三項條件后,才是真正適合購買新能源的人群。
純電動汽車的節(jié)能是毋庸置疑的,關(guān)鍵是平時充電是否便利,如果具有私人充電樁的安裝條件,所在城市又限行,則考慮購買純電動汽車,其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于是,筆者在2017年果斷將搖號指標(biāo)換成了新能源指標(biāo),終于在今年排到了新能源號。而在使用新能源車上,嗯....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