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銷量最大的汽車集團,25.77%跌幅背后需要用更多的銷量去彌補。
7月,今年的車市競爭已經進入下半場。上半年的榮光也好,破敗也罷,都已成為過去式,車企們在這個傳統(tǒng)售車淡季里,在成都車展成功舉辦的刺激下,甩開膀子沖銷量,做品牌。上半年出現三成下滑的上汽集團也在慢慢恢復銷量,試圖走出這半年來的陰霾。
昨日,上汽集團披露7月份產銷快報。數據顯示,7月集團批發(fā)銷量45.76萬輛,同比增長4.04%,環(huán)比下滑5%;1-7月累計銷量為250.67萬輛,同比下滑25.77%。
具體到品牌來看,三大銷量支柱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的日子仍不太好過。
上汽大眾7月銷量為13.40萬輛,同比降低7.65%。上半年,上汽大眾一直處于銷量下滑狀態(tài),即使車市回暖,大部分車企實現同比銷量上漲,上汽大眾仍出現下跌。盡管單月銷量及上半年累計銷量仍為集團下銷量最高的品牌,但同時也是集團中月銷量及全年銷量下滑幅度最大的品牌。
其下跌的一部分原因在于6月作為上半年沖量的最后一個月,加之7月為傳統(tǒng)淡季,使得上汽大眾7月銷量出現下滑幅度的擴大。但主要原因還是上汽大眾帕薩特車型至今仍未走出去年底“碰撞門”陰影,從碰撞前月銷量超兩萬輛,到如今只能排在國內乘用轎車市場的20名開外,保持月銷萬輛左右水準。
或許是連鎖反應,上汽大眾產品中不只是帕薩特,連上汽大眾朗逸、途觀等車型同樣失去了往日在細分市場霸主的地位,受到競爭對手的強烈壓制,不再是絕對暢銷的緊湊型轎車、合資SUV,就連最新投放的MPV車型大眾威然表現也僅僅一般,6月銷量3289輛,不及別克GL8的零頭。
上汽通用在7月則終于實現止跌。當月銷量為11.28萬輛,同比微增1.08%,這也是上汽通用2020年以來的首次同比正增長;上半年累計銷量94.56萬輛,同比下滑29.36%。雖說銷量下滑情況接近三成,但旗下別克品牌表現尚可,助上汽通用實現銷量下滑幅度收窄。
旗下別克品牌披露的銷量數據顯示,別克7月份批發(fā)銷量為76926輛,同比例增長36.6%。這也得益于品牌在疫情之下,迅速推出多款新款車型以實現銷量的攀升。相比之下,雪佛蘭和凱迪拉克品牌的表現則相對疲軟,銷量依舊處于萎靡狀態(tài)。可見,上汽通用銷量下滑的主要原因還是可能出現在雪佛蘭品牌和凱迪拉克品牌身上。
相比之下,上汽通用五菱的勢頭開始好轉。
上汽通用五菱當月批售13.00萬輛,同比增長19.82%,連續(xù)4個月實現銷量同比兩位數增長,成為集團下7月份下增長最好的品牌。其中,五菱品牌銷量99258輛,同比增長50%,新寶駿銷量13505輛,環(huán)比增長47%。不過,全年銷量仍處于下滑狀態(tài),累計銷量66.1萬輛,同比下滑22.52%屬于下滑較大的品牌之一。
另一方面,在品牌加速轉型新能源,推出宏光MINI與新寶駿E300后,上汽通用五菱7月新能源銷量得到暴增70%,銷量達到10764輛,同比增長70%。其中,于7月24日成都車展上市的宏光MINI EV ,作為高性價比的電動小車,上市不到一周銷量達7348輛,續(xù)航里程只有120公里尚未成為銷售阻力。
自主乘用車方面,7月銷量為5.10萬輛,同比下滑1.97%;1-6月累計銷量36.37萬輛,同比下滑19.58%,下滑幅度有所收窄。但相對薄弱的產品線,孱弱的經銷商體系,較低售價產品仍占主導,相比吉利、長城等一線自主品牌,旗下的榮威和名爵兩大品牌的市場競爭力仍然存在不足。
單從7月單月銷量來說,上汽集團旗下商用車板塊整體回暖態(tài)勢明顯,其中,上汽通用五菱和上汽大通均取得了正增長。但三大乘用車子公司則同比仍以下滑為主導趨勢,好在單月銷量跌幅已經收窄至10%以內。
對于集團來說,好消息也是有的。
下半年集團新品密集上市,上汽通用將會推出凱迪拉克CT4在內的4款新車型,同時主力車型英朗、君威、君越也會有改款車型上市;上汽通用五菱緊湊型轎車新寶駿RC-5/RC-5w將于8月8日正式上市。另外,據奧迪品牌發(fā)布的2020年在華新產品投放規(guī)劃,奧迪將加速國產化,搶占換購市場份額。今年10月,公司電動化也將迎來突破,位于上海安亭的大眾全球首個MEB工廠將正式投產,新車型的推出將為集團銷量帶來新的增長點。
上汽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陳德美曾預測,下半年國內車市受疫情、經濟、政策三者共同作用,還會同比下降10%。而回首上半年,集團僅完成全年銷量目標600萬輛的34.2%,降幅更為巨大,完成率處于國內上市車企表現中下水平,情況不容樂觀。
我們都習慣了說上汽集團是一個700萬輛體系的存在,但更確切地說,應該是三個200萬輛加上一個70萬輛體系的結合。而眼下上汽銷量整體的崩塌也是三大銷量支柱疲軟結癥的體現,作為汽車行業(yè)龍頭,上汽集團若是想要提振銷量活力,應在銷量支柱板塊上作出迅速而有效的反應。否則到時候,我們看到銷量再降100萬輛的上汽集團,也不是不可能。
因此,7月的增長對上汽而言值得慶幸,但下半年將如何彌補上半年的業(yè)績“巨坑”,以及如何實現全年目標,將成為包括上汽集團在內的諸多車企都要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