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特斯拉在下午交易時段一度飆升14.6%,漲至1040.55美元,市值首次突破1萬億美元,躋身此前由美國五大科技巨頭主導的“萬億美元俱樂部”,也是第一家市值突破萬億的汽車公司,市值超過排在后面的9家汽車制造商的總和。
截至北京時間周三凌晨收盤,特斯拉報1018.43美元/股,當日漲幅高達12.66%,盤中更是刷新歷史高位至1094.94美元/股。
特斯拉的超高估值預期能否維持?特斯拉的崛起又對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意味著什么?
萬億市值背后的推動力
特斯拉股價的這一輪暴漲,最直接的因素源于其第三季度財報。
10月21日,特斯拉發(fā)布2021年第三季度數(shù)據(jù),與去年同期相比,營業(yè)利潤進一步改善,增長至20億美元,營業(yè)利潤率達14.6%,超過中期預期,第三季度GAAP凈利潤為16億美元,第三季度GAAP汽車毛利率為30.5%。
“薄利多銷”戰(zhàn)略讓特斯拉吃到了甜頭。特斯拉表示,由于產品銷售組合持續(xù)轉向定價更低的車型,盈利水平是在第三季度平均售價同比下降了6%的基礎上實現(xiàn)的。持續(xù)降低成本且降幅大于平均售價的降幅,實現(xiàn)了營業(yè)利潤率的歷史新高。
今年第三季度,特斯拉的年化量產速度接近100萬輛/年,過去的四個季度,特斯拉已交付超過80萬輛汽車,在此前的股東大會上,特斯拉CEO馬斯克表示,特斯拉有信心保持至少50%的年化增長率,同時立下“2030年實現(xiàn)銷量2000萬輛”的目標。
特斯拉表示,計劃盡可能快地提升產能,在未來幾年里,預計車輛交付量將實現(xiàn)50%的年平均增長率,并有足夠的流動資金支持產品路線圖、長期產能擴張計劃以及其他支出,預計營業(yè)利潤率將隨著時間的推移繼續(xù)增長。
而汽車租賃公司赫茲(Hertz)計劃在2022年底前訂購10萬輛汽車也對推動特斯拉站上萬億市值大關起到了相當重要的疊加作用。
其將在未來建立其電動汽車租賃車隊,而這筆交易將為特斯拉帶來42億美元的收入,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電動汽車采購,同時強勁的歐洲銷量和分析師看漲進一步提振了特斯拉的股價。
新能源車總體持續(xù)看漲
全球來看,新能源車滲透率提高將是確定性的趨勢,且速度可能會比預期的更快。在碳中和目標的推動下,即便有去年高基數(shù)和芯片短缺的影響,國內新能源車銷量仍維持高增長。
根據(jù)乘聯(lián)會的數(shù)據(jù),今年國內9月新能源乘用車的零售銷量達到33.4萬輛,同比增長超過2倍,滲透率達到歷史新高的21.1%。1-9月的滲透率也超過了10%達到13.7%,較2020年5.8%的滲透率提升一倍不止。
目前,在國內的造車新勢力中,蔚來、小鵬、理想等正在馬不停蹄前進。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蔚來汽車9月總共交付10628輛車,同比增長125.7%;小鵬汽車9月交付量為10412輛,同比增長199%,理想汽車9月交付7094輛,同比增長102.5%。
除此之外,自主品牌的比亞迪、長城、吉利、奇瑞、長安等車企,也在新能源汽車的供給方面做了非常多有意義的嘗試。
中國新能源市場的加速發(fā)展,國際巨頭都想在中國市場分一杯羹,未來的競爭會越發(fā)激烈。
并且從目前電池龍頭公司的排產情況看,也上調了2022年國內電動車的銷量預期,從原來的450萬輛,上調到500萬甚至600萬-700萬輛。寧德時代近期上調了明年的出貨預期到350GWh,大幅上調出貨量。
從美國到中國,從特斯拉到國內諸多車企,新能源汽車發(fā)展已經進入了新的階段,而新能源市場的競爭仍在持續(xù)。特斯拉的“帶動效應”可以說是相當明顯。能夠預見的是,受到“特斯拉市值超萬億”的刺激,各路投資者對新能源汽車行業(yè)的關注度將再次上升一個量級,瞄著新能源這個風口的創(chuàng)業(yè)者也將會摩拳擦掌、接踵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