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新聞網訊 當重工業(yè)制造工廠也能成為旅游景區(qū),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這可能打破了很多人此前對工業(yè)化生產固有的思想。
這兩天,汽車新聞圈被一則《爆料,寶馬竟然在中國開了個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的消息刷屏。作為這件事的主角,華晨寶馬沈陽鐵西工廠憑借其現(xiàn)代化的生產技術工藝、環(huán)保時尚的建筑設計理念和人文貼心的服務,成為了中國首個被國家旅游局評定為4A旅游景區(qū)的工廠。
但其實在沈陽市的另一端,還坐落著一座比鐵西工廠更先進、更科技化的工廠,而且這家工廠與鐵西工廠同屬一個企業(yè),那就是華晨寶馬的新大東工廠(華晨寶馬大東工廠的擴建項目)。為什么說新大東工廠更先進?因為這家工廠在工業(yè)化的大數據應用和計算機模擬等領域,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而華晨寶馬即將推出的全新一代5系轎車也將在這里投產。
以前有人說,“工業(yè)4.0”只是大家腦中的概念,具體應該什么樣并沒有人知道。但在新大東工廠(擴建)項目的揭幕儀式這天,“汽扯扒談”(微信號qichebatan)有幸成為第一批進入工廠參觀的客人,提前感受了一番這座處于世界領先水平的“神奇工廠”,而這次參觀也讓我們真正體會到,“工業(yè)4.0”時代的工廠原來是這樣的。
高度數字化、模擬化,比肩德國本土工廠
“人們之所以不愿改變,是因為害怕未知。但歷史唯一不變的事實,就是一切都會改變。”這句來自尤瓦爾·赫拉利 《未來簡史》的經典語句,或許正是人類對智能工業(yè)化探索的最好詮釋。
2013年12月,華晨寶馬發(fā)布了沈陽大東工廠擴建投資項目,并在2014年5月份正式開工建設。根據規(guī)劃,該擴建項目投資額超3.5億元人民幣,共占地面積約47萬平方米,主要擁有沖壓、車身、涂裝等功能車間。建成后整車年產能將達20萬輛,而寶馬在華總產能也將從每年30萬臺增長至40萬輛。
而新大東工廠最與眾不同的,是自設計之初起,就計劃高度使用大數據應用、計算機模擬,完整實現(xiàn)汽車生產流程的實時檢測和分析。這么做的目的,則是要確保每道工序的產品質量,同時使新的高精度生產工藝,能給工廠帶來更高的品質保證和靈活高效工作效率。
簡單來說,就是在新大東工廠里,華晨寶馬廣泛應用了模擬仿真及工廠數字化。其中,整個生產系統(tǒng)的“數字化雙胞胎”,即可以在虛擬環(huán)境中完成對生產系統(tǒng)的測試,數字化的模擬技術也使得生產線的調試更加高效,可大大縮短產品推向市場的時間。
當然,要實現(xiàn)整體制造流程的順利進行,大數據與數據分析也必須貫徹整個生產過程。據介紹,新大東工廠通過先進技術手段收集和處理海量生產數據,并實時檢測與分析,不但讓新的高精度生產工藝成為可能,還能夠對問題防患于未然,配合工人確保每道工序都擁有精細過硬的產品質量。
除此之外,新大東工廠還有一項非常先進的技術——3D打?。ㄔ霾闹圃欤┘夹g。而華晨寶馬之所以引進這項技術,目的就是縮短小批量、定制化工裝卡具的開發(fā)周期及訂貨周期;滿足特殊工具需要負載曲面的需求,實現(xiàn)復雜設計;以及多種材料進行選擇、實現(xiàn)不同機制性能。
簡而言之,就是消費者一旦下了訂單,就能夠以最快的時間,拿到品質保障最完善的汽車。而且這不僅限于量產車,更能符合一些特殊定制化車型的制造需求。未來,按照大家不同要求、個性化設計出來的華晨寶馬汽車,或將大量馳騁在大街小巷。
“工業(yè)4.0”以及“中國制造2025”的高度契合
“華晨寶馬全新大東工廠通過創(chuàng)新的生產技術和工業(yè)4.0技術的廣泛應用,在生產質量、柔性制造、提升效率和降低能耗等方面樹立了全新標桿,成為國內汽車行業(yè)‘工業(yè)4.0’與‘中國制造2025’相互結合與應用的引領者。”華晨寶馬大東工廠廠長張濤在介紹時表示。
作為寶馬全球唯一的女性廠長,張濤是土生土長的沈陽人。在加入華晨寶馬前一直服務于華晨中華的轎車項目。而在新大東工廠的全程介紹中,這位干練、冷靜的女廠長卻不時會露出自豪難掩的表情。
其實在兩年前,德國的“工業(yè)4.0”概念與我國的“中國制造2025”概念同時被提出時,大家對于工業(yè)技術的升級與改革,還處于很模糊的階段。但經過這兩年的發(fā)展,當人們對數字化、智能化等概念有了更形象的了解后,也更容易理解工業(yè)升級到底能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哪些好處,比如汽車產業(yè)近來提倡的“智能網聯(lián)系統(tǒng)”、“大數據應用場景”等。
其實在工業(yè)化升級方面,華晨寶馬這些年已經走在了中國汽車工業(yè)的前列。尤其是在各項技術應用與指標面前,華晨寶馬的新大東工廠已經具備了很多超前的工業(yè)制造特點。
比如在車身車間(即傳統(tǒng)的焊裝車間)的虛擬調試方面,新大東工廠可使設備在虛擬環(huán)境中完成,減少生產線因調試發(fā)生的停工時間,讓機器人在調換車身部件生產時效率更高。再比如,沖壓車間的高精度的鋁制部件沖壓技術,基于大數據的記錄和分析,能夠實時進行對比監(jiān)測,從而確保多達33種鋁部件的高精度制造。
此外,由于新大東工廠投產的首款車型——全新一代BMW 5系Li,將采用鋁合金車身,沖壓生產線的鋁板沖壓預留回彈度的設置,通過在電腦中以高度仿真的形式實施模擬運行。如在電腦中發(fā)現(xiàn)問題就可以即時解決,待到車間設備實際安裝后,所需的調試時間就極大縮短,并確保沖壓件的實際生產質量。
在上述先進技術的基礎上,再配合大數據在整個生產過程中的貫徹應用,可以說,新大東工廠建成后,將不僅成為寶馬汽車全球最為先進的工廠之一,也能為“工業(yè)4.0”以及“中國制造2025”的有效融合,作最好的注解。
“作為世界上最具創(chuàng)新性和可持續(xù)性的汽車生產工廠之一,華晨寶馬全新大東工廠通過創(chuàng)新的生產技術和工業(yè)4.0技術的廣泛應用,在生產質量、柔性制造、提升效率和降低能耗等方面樹立了全新標桿。”張濤認為。
這座工廠對消費者意味著什么?
相信很多關心華晨寶馬產品的消費者,都注意到了今年上海國際車展上展出的全新一代5系車型。這款體現(xiàn)出華晨寶馬全新設計理念和技術應用的產品,將成為寶馬品牌接下來的國產車型中最先進的代表。
據了解,由于全新一代寶馬5系具有突出的智能輕量化和高剛性產品特征,車身共由超過30種材料構成,有18種先進的連接技術,其中就包括全球先進的拉弧式電弧球形焊技術,不但非常便于生產時的車身焊接,客戶購車后維修時也將節(jié)省維修成本和時間。
而且全新一代寶馬5系還大量使用了鋁合金部件,只有應用最先進的沖壓機,才能確保車體線條精準、層次豐富立體。而且這種沖壓機還能解決以往鋁材回彈可能造成的誤差問題,并讓各種鋁部件的線條和光影曲面設計得以實現(xiàn)。
可見,這么一款制造規(guī)格要求高的車型,也只有新建一個新大東工廠才能滿足。難怪張濤會評價,隨著新大東工廠數字化管理水平的不斷提升,全新一代5系“離零缺陷不遠了”。
“在我看來,‘工業(yè)4.0’一方面能使工廠大幅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讓生產廠家受益;另一方面也要能大幅提升產品制造的精準度,也就是產品品質,讓消費者受益。而這兩點在參觀新大東工廠時,都得到了印證。”有同行媒體人士表示。
而在華晨寶馬內部看來,全新一代5系是“數據堆出來的車”,它身上的每一個點都有相應的數據,都是可核查、可對標的。而且在大數據的廣泛應用下,一旦車輛在生產過程中出現(xiàn)偏差,都會立刻顯現(xiàn)在屏幕上,這樣就會使車輛次品的問題在生產結束前就得到解決。這同時也能有效解決如今很多汽車廠商,缺陷車型大規(guī)模召回的尷尬局面。
也就是說,新大東工廠的新技術、大數據應用,不僅能大幅度降低次品和返工率,進而降低了成本,而且使產品具有了更高的精確度、更高的品質。如此我們也就更容易理解,為何華晨寶馬要將旗下“最高行政級轎車”全新一代5系,放在新大東工廠生產的原因。
“建設全新大東工廠,我們的根本宗旨還是堅持‘客戶導向’。通過提高產品質量,滿足客戶需求。”華晨寶馬技術規(guī)劃部車身總監(jiān)吳磊坦言。按照規(guī)劃,華晨寶馬新大東工廠將于5月18日正式投入使用,而全新一代寶馬5系也將在6月份正式上市,而在2018年國產的寶馬X3車型也有望在新大東工廠投產。
由此看來,國產化進程不斷加速的華晨寶馬,或許也將從新大東工廠和全新一代寶馬5系開始,進入一個強而有力的新發(fā)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