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新聞網訊 “在中國任何地區(qū)的新能源市場上,比亞迪都是絕對繞不開的一個品牌”
在當今時代下,電動化已成為絕對趨勢,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發(fā)展的廣闊前景將對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yè)起到引領作用。
作為新能源市場當中的頭部選手,比亞迪的名號可謂是無人不知。自去年北京車展之后,比亞迪似乎開啟了暴走模式,燃油車與新能源方面同時發(fā)力,帶動銷量一路飄紅。數據顯示,比亞迪2018年全年銷售汽車52.07萬,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為24.78萬輛,燃油車27.29萬輛。

比亞迪的銷量增長,離不開2018年正式上市的唐二代EV、秦proEV、元EV等“網紅”車型,而在這些車型的背后,是比亞迪專屬技術平臺“e平臺”的功勞。

3月12日,比亞迪在北京舉行了“e平臺”技術溝通會,比亞迪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云飛與多位工程師一起,對“E車匯”在內的眾多媒體詳細講解了開發(fā)“e平臺”的初衷以及技術上的重要變革。
創(chuàng)新的平臺化集成
目前汽車領域的平臺化概念,傳統(tǒng)的多為汽車底盤或關鍵零部件相關,以及汽車從設計開發(fā)到生產制造過程中的設計方法、設備基礎等等,但針對性較強的純電核心技術平臺還并不太多。
在新能源車領域,電動車平臺分為舊平臺改造和新平臺兩種,不同于上述純電汽車制造平臺,e平臺是比亞迪針對純電汽車開發(fā)的專屬技術平臺,可以說目前業(yè)界最高標準的純電汽車核心技術的集合。

李云飛在介紹e平臺時,用一串數字表達了最核心技術,那就是33111。而這一串數字概括了目前e平臺的所有核心技術。
簡單說,e平臺就是33111。兩個“3”指的是驅動3合1和高壓3合1。驅動3合1,是驅動系統(tǒng)的電機、電控和變速器的高度集成;高壓3合1,則是高壓系統(tǒng)的DC-DC、充電器和配電箱3合1。
三個“1”分別指的是1塊將儀表、空調、音響、智能鑰匙等控制模塊10合1的PCB板;1塊搭載了“DiLink系統(tǒng)”的智能自動旋轉大屏;以及1塊長續(xù)航、性能穩(wěn)定的電池。

可以說,比亞迪已經建立了一個綜合純電動車平臺,而這將會成為比亞迪隨后若干年新能源車的基礎,能夠將絕大多數純電動汽車的開發(fā)囊括至“e平臺”當中。通過e平臺所打造的產品,可以實現車輛高度集成化和一體化,并且也實現了整車重量的減輕、整車布局的優(yōu)化,能耗效率的提升和可靠性的提高。
據悉,比亞迪的“e平臺”能夠大幅降低新能源汽車制造成本,甚至在未來幾年就可以使電動車的成本與燃油車相當。
加速“開放”戰(zhàn)略落地
在去年的北京車展上,比亞迪正式公布了全新“e平臺”,并在現場宣布與全球同行共享“e平臺”的所有技術,希望以此加速推動汽車產業(yè)的電動化和智能化。
汽車零部件的集成化、一體化一直是業(yè)界努力的方向,基于全新“e平臺”打造的電動車,實現了整車重量的減輕、整車布局的優(yōu)化、能耗效率的提升、可靠性的提高和造車成本的大幅降低。
在“開放”戰(zhàn)略的引領下,比亞迪正加速與外界分享旗下的動力電池、驅動系統(tǒng)、高壓系統(tǒng)和Dilink智能網聯系統(tǒng)在內的多項最新技術與產品。

除了在硬件上的開放之外,比亞迪還開放了汽車的341個傳感器和66項控制權,由Di平臺、Di云、Di生態(tài)和Di開放四大部分組成的DiLink智能網聯系統(tǒng),不僅全面兼顧了汽車生態(tài)和手機生態(tài),并且通過智能AI云端平臺實現了DiLink系統(tǒng)和整車的遠程更新,而開放權限,也讓更多的生態(tài)應用成為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在講解會上,李云飛介紹到,比亞迪已先后與長安、長城、廣汽等國內自主品牌達成了協議,共享比亞迪“e平臺”的核心技術,高效驅動電機、高能量密度電池、IGTB技術、高集成化帶來的極致輕量化,這些先進的技術顯然也已經讓國內的不少品牌看在眼里,比亞迪的“開放”戰(zhàn)略也得到了相當大的成果。

比亞迪作為一家以技術型為驅動的車企,通過此次“e平臺”的分享可以充分的了解,而比亞迪也刷新了國產純電動汽車的技術新高度。技術的領先則帶來了十分的自信,無怪李云飛在講解會時開場所說:“在中國任何城市的新能源市場上,比亞迪都是繞不過的一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