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爆料,集度開啟大規(guī)模裁員,引來眾多“吃瓜群眾”,而這條消息被傳導為極越出了問題。因為在很多人印象中,集度是極越的前身,而且兩家公司總經理都是夏一平。
但是極越正處在良性發(fā)展軌道上。從銷量來看,極越汽車11月交付2,485輛,已經連續(xù)四個銷量突破2000輛,雖然相比10月份銷量有所下滑,但是相比上半年三位數的銷量,顯然已實現質的跨越,1-11月累計交付超1.4萬輛。在剛過去的廣州車展上,極越汽車首發(fā)亮相了AI智駕超跑極越ROBO X和極越07 Passion版兩款全新車型,發(fā)展前景還是很看好的。
面對不實消息,極越在晚間迅速發(fā)布聲明表示,近期有人在網絡上散布關于極越管理層及經營方面的不實言論,該等傳言已對公司的正常經營產生了惡劣影響,并表示公司目前經營一切如常。
集度向左,極越向右
2011年,吉利和百度合資成立集度公司,這在當時業(yè)內引發(fā)轟動和廣泛關注。而在2022年,集度的股權結構發(fā)生變化,百度旗下的達孜縣百瑞翔創(chuàng)業(yè)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在集度汽車有限公司的股份比例從55%增加到100%。
去年8月份,吉利控股發(fā)布汽車機器人品牌“極越”,首款車型命名為“極越01”。極越01和集度ROBO-01外形相似度極高;車標與“集度”的原車標一致。車標也與“集度”的原車標一致。而極越則是由浙江吉利產投控股有限公司和百度旗下的上海冪航汽車有限公司分別持股65%、35%。
關于極越與集度之間的關系,當時百度和吉利并沒有解釋很清楚。顯然隨著極越發(fā)布,兩家公司合作走向也發(fā)生改變。調整后,一些分析人士對集度、極越、吉利三者的關系比作華為、AITO問界、賽力斯。也就是說無論是百度還是集度,都不會參與造車。
從極越相關工作人員了解相關“分工”,極越主要負責經營管理和市場布局推廣等,集度則更專注于研發(fā),車型的生產則是由吉利負責。如此看來集度更像是科技公司,基于吉利SEA浩瀚架構,以智能座艙、智能駕駛和文心一言等AI技術能力,全面賦能極越,提供高階智能化解決方案。這樣的模式在極越新車型上也得到驗證。
新款極越01,在智能化上全面配備百度系產品,像是百度地圖、百度純視覺ASD阿波羅高階智駕、百度文心一言大模型座艙、百度網盤、小度車家生態(tài)等等,在極越01身上都有體現。廣州車展發(fā)布的ROBO X上,則是通過Apollo自動駕駛賦能,配備上純視覺高階智駕技術,能夠實現賽道級自動駕駛。
而集度在吉利撤股后,已經成為百度完全控股公司,因此參照華為打造“四界”的方式,理論上與吉利打造極越的這種模式,同樣也可以與其他車企進行合作,但是很顯然,第二個極越還沒有任何動靜。
雙方合作將走向何處?
當初吉利與百度合作,正是看重其智能座艙、智駕等技術實力,這也是吉利這樣傳統(tǒng)車企短板,所以相關市場潛力和需求巨大。而百度和車企智能化合作相比華為,并沒有晚太多,但是如今兩者差別巨大。
集度的尷尬處境,其實更多是反映出百度在車企端智能化系統(tǒng)推廣不力的寫照。顯然問界、智界等車型相繼成功,以及華為帶來關注度和曝光量,讓車企瘋狂涌向與華為合作。而本來與華為在新能源下半場想一較高低的百度,現如今在智駕推廣上幾乎是門可羅雀。甚至之前與嵐圖合作搭載百度智駕的車型,也計劃在換代后投向華為的懷抱。
現在提到智駕,往往就會想到華為、小鵬。受極越較低的知名度和銷量影響,多數消費者對于百度智駕并沒有太多關注。但是根據海外權威機構對于車型智駕評測,問界M9和極越01處在前兩位。
顯然百度智駕水平在業(yè)內處于前列,但是相比華為在智能化領域的巨大聲量,百度顯得有些寂寂無聞。以集度為例,雖然2021年成立,但是董事長換了多次,任職人員在百度集團位置越來越低,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百度對于集度的重視程度,與百度在汽車智能化的雄心很不匹配。
無論是集度還是極越,實際上都是由百度來主導,但從效果來看,百度沒有做好這個“樣板工程”,車型技術升級和問題調整能力慢,也沒有充裕的資金支持。直接影響到其他車企與百度合作信心。
現在極越的前景,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吉利的態(tài)度。而在9月20日吉利控股集團正式發(fā)布《臺州宣言》后,吉利旗下多個品牌都進行整合,而極越將如何調整,也引發(fā)很多關注。畢竟在吉利控股的官網上,極越都不在一大串品牌列表中,遠近親疏顯而易見。
今年10月中旬,楓盛汽車(江蘇)有限公司與楓葉汽車關聯(lián)公司楓盛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先后更名為極越江蘇和浙江極越。有猜測吉利計劃為極越建單獨生產線,不過極越并未就此進行回應。顯然吉利還是很看重極越智能化水平和實力,但是不是每個科技企業(yè)都有華為的實力,極越要想更進一步,只靠眼淚和“拼搏”是不夠的,還是需要吉利再拉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