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新聞網訊 “2019年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在2018年的基礎上退坡50%,到2020年補貼完全退出。”
對待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大家都是翹首以待。未發(fā)布的時候期待,發(fā)布后又擔憂。
期待的是在補貼政策正式發(fā)布后,能夠按照補貼的要求對當年度的產品做好規(guī)劃。擔憂的是補貼下調的幅度如果太大,就會讓本就沒有價格優(yōu)勢的新能源汽車更難吸引消費者。
而這一切,都是因為過去幾年大家對補貼的過分依賴。
3月26日,2019年的補貼政策正式發(fā)布,補貼大幅度降低。其實補貼調整的幅度是在意料之中的。主管部門早就明確了到2020年補貼會完全退出,所以2019年的補貼標準基本上就是在2018年的基礎上下調了50%。2020年之后就完全取消了,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將不再會有購置補貼,由市場自己來選擇。
單車最高補貼2.75萬元
按照2019年的補貼政策,純電續(xù)航≥400公里的車型,可以拿到2.5萬元的國家補貼,能耗水平達到一定水平后可以按照1.1倍核算補貼,也就是2.75萬元。
作為消費者,2.75萬元就是補貼政策發(fā)布后購買新能源汽車能夠拿到的最高補貼。
針對2019年的補貼政策,同樣設置了過渡期,2019年3月26日至2019年6月25日為過渡期。
過渡期期間,符合2018年技術指標要求但不符合2019年技術指標要求的銷售上牌車輛,按照2018年補貼標準的0.1倍補貼。這類車型,在過渡期間,國家補貼最高僅為0.5萬元。
符合2019年技術指標要求的銷售上牌車輛按2018年對應標準的0.6倍補貼。過渡期期間銷售上牌的燃料電池汽車按2018年對應標準的0.8倍補貼。
據(jù)“E車匯”了解,2018年下半年至今上市的新車,大多數(shù)都能夠符合2019年的補貼技術要求,這類車型在過渡期間,最高還能拿到近4萬元的國家補貼。
對于非私人購買或用于營運的新能源乘用車,將按照相應補貼金額的0.7倍給予補貼。同時為緩解企業(yè)壓力,這部分車輛還將會預撥付一部分補貼資金,待滿足2萬公里的里程要求后再撥付剩余部分。這條政策對網約車或分時租賃車企業(yè)來講是較大利好。
除了購置補貼大幅降低,2019年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技術要求并沒有大幅度提高。乘聯(lián)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此次政策兼顧安全與技術進步。按照技術上先進、質量上可靠、安全上有保障的原則,適當提高技術指標門檻,保持技術指標上限基本不變,重點支持技術水平高的優(yōu)質產品,同時鼓勵企業(yè)注重安全性、一致性。”
在補貼政策發(fā)布后,崔東樹給出了2019年170萬銷量的樂觀預測,這與之前預測的數(shù)字增加了10萬輛。
購置補貼轉為用車補貼
這個是針對地方政府的,也就是地補將要取消。
雖然此次新政沒有直接要求取締地方補貼,但是提到了地方政府如果繼續(xù)給予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中央將對相關財政補貼作相應扣減。有了這樣的規(guī)定,地方政府對于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必將取消。
不過新政也給地方指出了一條“明路”,那就是將補貼用于支持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配套運營服務上。
根據(jù)四部委制定的充電樁建設目標,到2020年,要新增分散式充電樁超過480萬臺。但是中國電動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lián)盟發(fā)布的2019年2月充電樁運營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今年2月,全國公共充電樁和私人充電樁總計保有量為86.6萬臺??梢院苊黠@的看出,實際數(shù)量與規(guī)劃數(shù)量還有較大差距。
實際上,公共充電樁的保有量在一線城市是基本夠用的,但是到了二三線城市,如果想在公共充電樁給電動汽車充電,還是比較麻煩,充電樁的數(shù)量遠不如一線城市密集。
現(xiàn)在主管部門把充電樁的建設任務交給了地方政府,讓地方政府把給新能源汽車的購置補貼取消,轉而支持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為用車提供便利。
“E車匯”預計,在補貼新政正式實施之后,新能源汽車在公共充電樁充電的服務費將會進一步降低,這部分金額會有地方政府來補貼運營商。同時為了大力發(fā)展基礎設施,地方政府會開出比較優(yōu)惠的條件來吸引充電樁運營商在當?shù)夭季帧?/span>
另外還有一條值得關注的信息是:自2019年起,新政策規(guī)定對符合汽車產品公告要求但達不到補貼技術門檻的產品,納入推薦車型目錄。
過去幾年的一貫做法是,進入了國家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的車型都能夠拿到相應的補貼,但是鮮有合資車企的車型進入這一目錄,而地方政府的路權、牌照等優(yōu)待政策又是與推薦目錄掛鉤的,這就導致了部分合資車企處境略微尷尬。
2019年之后,這些車型都能夠進入推薦目錄中,并且能夠享受到與推薦目錄掛鉤的國家和地方政府的各項優(yōu)待條件。
過去,企業(yè)的產品布局是完全圍繞著補貼政策展開的,哪種車型補貼額度高,企業(yè)就會優(yōu)先發(fā)展相應車型,所以出現(xiàn)了2018年新能源汽車大規(guī)模召回的情況。
補貼取消后,新能源汽車企業(yè)將面臨一場全方位考驗。車企沒有了補貼的參照,只能按照消費者的實際需求去布局產品,而這才是一個真正成熟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