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新聞網(wǎng)訊 “柿子先撿軟的捏。”
“目前正在與中國合資伙伴就合資股比調整進行談判,將最快在2019年下半年、最晚于2020年上半年宣布在中國的發(fā)展之路以及合資股比的調整情況。”
在3月12日的大眾集團新聞年會上,大眾集團CEO赫伯特·迪斯的一席話讓在座的所有媒體一片嘩然,紛紛猜測此番言論是否經(jīng)過深思熟慮,大眾集團在中國即將有“大動作”?

然而在事隔不久的3月18日,上汽集團發(fā)表聲明稱:上汽集團未與大眾汽車集團就“調整股比”一事進行過磋商,大眾集團也未正式向上汽集團提出過討論股比的計劃。

盡管大眾在華的另外兩家合資公司一汽集團和江淮汽車都還未表態(tài),但是從上汽集團的聲明中來看,大眾集團釋放出來的要調整合資公司股比的消息僅為一方之言。
追求利益最大化
數(shù)據(jù)顯示,2018年一汽-大眾交付了199.2萬輛汽車,同比增長2.2%;上汽大眾交付了201.9萬輛汽車,同比減少1.3%。一汽-大眾的稅前利潤為48.51億歐元,同比下降1.1%,上汽大眾的稅前利潤為45.88億歐元,同比增加0.7%。

也就是說,在2018年中國車市萎靡的條件下,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仍然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2018年大眾集團在中國的合資公司創(chuàng)造了46.27億歐元的營業(yè)利潤,占大眾汽車集團2018年全球139億歐元營業(yè)利潤的35%。
在此次的年會上,迪斯提出要改變股比的同時,大眾首席財務官弗蘭克·威特也旁敲側擊,“如果46億歐元能出現(xiàn)在我們自己的經(jīng)營范圍當然最好”。這46億歐元,說的也是大眾汽車集團在中國合資公司的營業(yè)利潤。

目前大眾汽車在華有3家整車合資公司,包括一汽-大眾、上汽大眾和進行電動車開發(fā)的江淮大眾,大眾在中國的股份投入是很多的,比如在中國增加了新的合資廠,而西亞特也考慮進入中國。
其中上汽大眾和江淮大眾的股比都為50:50的對等股比,一汽-大眾中外方的股比為60:40。2014年10月,一汽-大眾合資公司的股比結構由中德60:40調整為51:49。其中奧迪的占比得到提高,這也讓奧迪品牌在華的積極性更強,大眾品牌的增持計劃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滿足。

無論怎么變,中國市場這塊大蛋糕都是按照股比來分的,任何一方改變合資股比,都會對分配方式產(chǎn)生影響。
或傾向于江淮大眾項目
不管如何調整,與誰調整,都離不開三個合資對象。在“E車匯”看來,最有可能調整合資股比的是江淮大眾。“E車匯”已經(jīng)就此事詢問了江淮汽車及江淮大眾內(nèi)部人士,均沒有得到任何明確答復。
三家合資車企中,上汽集團已經(jīng)做出了明確回應,雖然言辭委婉,但態(tài)度很強硬,明確表示了未來雙方的合作要遵循對等、雙贏的原則。
另外,上汽集團對合資公司的貢獻度很高。上汽大眾能夠創(chuàng)下這樣的成績與上汽集團力推的本土化研發(fā)密不可分,并且上汽奧迪項目奧迪方面已經(jīng)取得了上汽集團1%的股份,上汽奧迪勢在必行,這也關乎到奧迪品牌在華的新能源推進計劃。如果在此時因為股比一事影響了與上汽集團的關系,對大眾集團而言是得不償失的。

一汽-大眾中方占比51%,相對來說是這幾家合資公司里面保持優(yōu)勢的一方。但是一汽-大眾對一汽集團的盈利貢獻度非常大,如果大眾集團要提高合資公司的股比,對一汽集團會產(chǎn)生很大影響。讓一汽集團做出這樣的讓步,大眾集團似乎還沒有相應籌碼。
那就只剩下江淮大眾了。

與上汽集團和一汽集團相比,江淮汽車的實力相對較弱,并且江淮大眾的合作目前也處于起步階段,量產(chǎn)車上市都還未正式敲定。
電動汽車對技術的要求更高,所以這家合資公司必然是要依賴大眾集團提供技術支持。大眾集團在中國多年經(jīng)營,對中國的汽車市場和消費者也已經(jīng)十分熟悉。此時的大眾集團已經(jīng)完全有能力獨立應對中國市場了。

江淮大眾剛剛走在一起的時候,政策規(guī)定外資車企在華不能擁有超過2家同類型的合資公司,但是這一項目是在兩國高層的見證下進行的,所以就破了這個先例。不過成立于2017年年底的江淮大眾還是無法掙脫50%股比的限制。
根據(jù)政策方向,汽車行業(yè)將分類型實行過渡期開放,2018年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同時取消合資企業(yè)不超過兩家的限制。而通過5年過渡期,汽車行業(yè)將全部取消限制。
如今外資股比已經(jīng)放開,并且還有了特斯拉獨資建廠的先例,調整股比在政策上已經(jīng)沒有了限制。

更重要的一點是,大眾集團已經(jīng)開始把重點放在了新能源汽車上,而江淮大眾則是大眾集團在中國市場上唯一的新能源車企。此次迪斯說出來的這番話,極有可能是想要調整江淮大眾的股比,為未來發(fā)展新能源汽車做準備。
此番迪斯的表態(tài)或許將會有很大的可能性,讓眾多跨國品牌有了模仿的對象。如果大眾集團對于三家在華企業(yè)的股比調整以這樣的方式進行,在有了大眾的前車之鑒后,“先斬后奏”的情形或許將不斷出現(xiàn)。如果開了這個口子,或許將會迎來動亂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