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馬克思把無產(chǎn)階級思想帶到中國來,到西德總理勃蘭特的“華沙之跪”,德國在中國的宣傳工作可謂做的風生水起。正是這一個個“超級公關行為”,讓中國消費者對“Made in Germany”深信不疑。
筆者有一個朋友是標準的德國粉,孩子必須喝愛他美奶粉,旅行箱要RIMOWA,穿衣服都HUGO BOSS,他家就連菜刀都要必須選雙立人的。筆者對此十分不解,問他王麻子菜刀到底比德國菜刀差在了哪。他說,德國菜刀切出來的菜可以減少30%的營養(yǎng)流失,要不然德國人都個兒高呢。
尤其是在汽車這種德國人的傳統(tǒng)強項上,中國消費者更是近乎崇拜的篤信著德國品牌。BBA幾乎壟斷了中國豪華車市場,占到了總市場份額的80%左右。在非豪華品牌陣營里,大眾一方面在北美因為排放門折戟,另一方面在中國的銷售額創(chuàng)了新高,占到了總銷售額35%以上。“這個價錢你怎么不買XXX啊。”這句話成了德國粉們傳道授教的主要句式。于是寶沃這個沉寂了幾十年的德國品牌,應運復活了。
要說起寶沃汽車的歷史前半段幾乎和其他成功汽車品牌創(chuàng)立的路程差不多,大抵就是一個年輕的機械天才投入到了汽車制造這片藍海中創(chuàng)業(yè)的故事。
1919年,卡爾寶沃先生在德國不萊梅創(chuàng)造了寶沃汽車,沒想到卡爾寶沃還有著不錯的戰(zhàn)略眼光,率先把重心放在出口業(yè)務上,使得這家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公司快速成為德國出口量第一的汽車品牌。而后順風順水的寶沃又進軍賽車場,也贏得了不小的名氣,寶沃在短暫的幾十年里可以說是有著貼地飛行一樣的發(fā)展速度。
1959年寶沃旗下全部車型的出口量達到整個德國出口總額的63.5%。到了1961年,寶沃第100萬輛車下線,領先同時期的梅賽德斯•奔馳,率先進入百萬俱樂部,成為德國豪華品牌中銷量之王。
而后的故事峰回路轉,剛剛還在賽道上和保時捷拼的你死我活的寶沃,因為資金周轉問題被調查,1963年被不萊梅政府強制性破產(chǎn),沉寂50年之后,直到2014年再度復活。
寶沃汽車的復活速度真是神奇,2014年品牌復活,2015年寶沃BX7法蘭克福車展正式亮相,2016年5月,筆者就已經(jīng)被邀請去參加寶沃BX7的試駕了。
筆者相信寶沃汽車的經(jīng)銷商們一定在4S店里放了很多小冊子,以介紹寶沃的德國血統(tǒng)身份。其實不用發(fā)小冊子,如果把寶沃BX7擺在路邊讓路人去猜,我想大多數(shù)人也會覺得這是一款德國車。
雖然寶沃BX7的開眼角前燈,夸張的進氣格柵大嘴和壓低的車背線條都是現(xiàn)在很新潮的國際化設計元素。但是從寶沃BX7的設計細節(jié)中,還是可以看出很多老派德式設計手法的。寶沃BX7猛然看起來讓人仿佛找到了第一次看到德國車時候那種美好,所以寶沃BX7的外觀看起來比較穩(wěn)重,應該很受商務人士或者大叔的歡迎。
作為一款緊湊級SUV,寶沃BX7的長、寬、高及軸距,分別為4715mm、1911mm、1690mm和2760mm,如果駕駛員要不是腿很長的話,這個尺寸可也以讓坐在后排的客戶很滿意。
其實寶沃BX7看它的了外觀,基本就知道內(nèi)飾的設計也很穩(wěn)健,在布局和元素設計上都是屬于四平八穩(wěn)的風格,每個功能就像是拼圖一樣呆在他們應該在的地方。內(nèi)飾的視覺中心在這塊12.3寸的大屏幕上,看起來素凈,敞亮。
內(nèi)飾可觸及之處基本上都是軟質材料,再配合上這種最能凸顯豪華感的縫線工藝,讓消費者從視覺到觸覺都像沉入了“溫柔鄉(xiāng)“,居然方向盤的手感都是柔軟的。
空間方面,除了因為車身造型所以沒有翼虎高以外,剩下的數(shù)據(jù)都在同級別競爭對手之上。寶沃不管駕駛還是后排乘坐的空間舒適性都不錯,基本上1.8米的人也能很好的舒展身體。
如果說坐進駕駛室能感受到寶沃BX7溫柔的話,那么開起來感覺就像是開坦克一樣的感覺。BX7全系搭載代號4G20TI1的2.0T汽油發(fā)動機,這臺發(fā)動機是寶沃研發(fā)生產(chǎn),目前搭載在寶沃BX7上的調教最大功率輸出為224馬力(165kW),峰值扭矩也是300牛·米。跟發(fā)動機匹配的是來自愛信的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
寶沃BX7的坐姿非常高。坐上去視野開闊,氣勢如虹,總有開在路上去碾壓路邊小車的沖動。懸掛調教偏軟,在過溝坎坎的時候有種坐船的感覺。在靜謐性方面,胎噪控制的還不錯,但是可能受制于這方正的車身造型,還是差點意思。
筆者用了好幾年時間研究為什么德國車在中國賣的好,除了中國人的民族情結之外,還有可能和德國品牌都是豪華品牌有關。寶沃BX7應勢復活,又在車型上選擇了中國人喜歡的SUV車型,未來前景一定不會差。畢竟中國消費者又多了一個德國夢可以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