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CEO迪斯今年1月對大眾在華員工表示:“如今,我們的中國業(yè)務是全球最成功的,同時也是我們利潤最高的業(yè)務。”
但就今年的形勢來看,不僅大眾集團,很多汽車制造商在中國的盈利能力都面臨風險。
伯恩斯坦的分析師表示:“目前中國的形勢看起來很嚴峻。
奧迪CEO肖特(Bram Schot)在接受《歐洲汽車新聞》采訪時表示:“整個市場正在降溫。雖然豪華車市場的降溫幅度較小,但定價會受到的影響。”
中國政府預測,2019年國內經濟增長將從6.6%放緩至6%,這是近30年來最疲軟的增速。許多經濟學家認為,實際擴張速度遠低于政府統(tǒng)計數據所顯示的水平,而大眾集團則預計今年整個汽車市場將陷入停滯。
分析師Warburton稱:“如果我們不能得到大規(guī)模的宏觀刺激計劃,而不是僅僅對汽車減稅,那么汽車行業(yè)上半年將大幅減產。”
上個月,財政部將增值稅降至13%。但政府稱,中國不會像全球金融危機后那樣,實施大規(guī)模貨幣刺激。
中國經濟放緩對歐洲汽車行業(yè)的影響可能是巨大的,這也是歐洲汽車制造商紛紛公布削減總成本數十億美元計劃的原因。
FCA集團表示,2018年本土生產的Jeep車銷量暴跌40%,進口瑪莎拉蒂的出貨量減少了一半以上。受此影響,FCA亞太業(yè)務全年虧損22.2億元。CEO麥明愷表示:“中國團隊的很多問題都是集中在原材料成本上,比較快就能解決,另一些因為涉及到重新設計和測試,需要一點時間。”
近年來中國市場的巨大增長意味著各大品牌已嚴重賴以提升全球銷量。例如,大眾集團去年銷售的所有乘用車中,有40%是由一汽-大眾和上海大眾制造的。如果這兩家合資公司被視為完全合并的公司,它們去年對集團盈利的貢獻將超過其它任何一家集團子公司。
高端品牌幾乎同樣依賴中國市場,尤其是在豪華車方面。去年寶馬在中國銷售的7系車型占44%,這促使寶馬計劃2020年1月在上海推出新款旗艦車型。iX3將從明年開始在中國獨家生產。
去年中國對美國征收40%的關稅讓寶馬損失了數億歐元。
截至去年12月的第三財季,英國捷豹路虎從盈利轉為虧損2.73億英鎊(約合人民幣23.9億),大部分虧損歸咎于捷豹路虎為解決其在中國不斷膨脹的庫存而采取的措施。
在今年2月的業(yè)績電話會議上,分析師們向捷豹路虎中國總裁潘慶拋出了一連串問題。最終,塔塔汽車集團CFO PB Balaji阻止了進一步的討論。
負責保時捷全球銷售和市場的執(zhí)行董事馮佩德稱:“盡管豪華車市場相對穩(wěn)定,但其他品牌正在大幅打折。如果你是一個量產品牌,這可能行得通,但我們對參與折扣沒有任何興趣,所以我們正在非常謹慎地關注著庫存水平,讓供應與需求保持一致。”
由于中國正在采取更嚴厲的排放標準,馮佩德的工作不會輕松。汽車制造商今年需要銷售一定數量的低排放汽車,即新能源汽車。
此外,到明年所有代工廠商都必須達到油耗目標。市場研究機構LMC Automotive因此懷疑,在由大眾以及本田、豐田和吉利等多家亞洲制造商主導的低增長市場中,標致汽車等銷量較弱的品牌能否在中國市場生存。
北汽董事長徐和誼對一些歐洲競爭對手的困境直言不諱,他上月在日內瓦車展上對記者表示:“中國市場有自己的條件,其中有一些條件外國品牌可能沒有非常詳細和全面的了解。”
盡管面臨很多挑戰(zhàn),多數汽車制造商都認為當前的低迷只是暫時的問題。大眾集團去年盡管銷量出現了下滑,依然控制著中國18.5%的乘用車市場,在實力較弱的競爭對手步履蹣跚之際,大眾視為擴大控制的機會。
真正讓各大品牌高管們擔憂是,能否準備好在中國市場實現電動化、互聯(lián)化、智能化的轉型。他們表示,沒有其他任何地方的技術發(fā)展速度如此之快,新的競爭對手正迅速對他們的業(yè)務構成威脅。
奧迪將于下月公布一項新戰(zhàn)略。肖特表示,開發(fā)吸引中國消費者的產品,并確保其在中國豪華車市場的領先地位,是重中之重。奧迪目標是到2023年將中國銷售額提高近一倍,至120萬輛。
保時捷表示需要在6年內消減成本6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456.1億元,以喚醒中層管理人員的意識。
保時捷全球CFO麥思格告訴《歐洲汽車新聞》:“我們清楚地知道將面臨什么樣的挑戰(zhàn),以及在什么樣的成本基礎和政府支持下,中國將出現什么樣的新競爭對手。”
對于汽車制造商來說,沒有哪個國家能夠填補約2400萬輛汽車的市場空缺。即使人口超過10億印度,去年才超過德國的340萬輛。
LMC亞太區(qū)主管May Arthapan表示:“中國市場非常獨特,不太可能在世界其它地區(qū)找到這樣生機勃勃的經濟環(huán)境。”
好消息是,她認為中國可能正在經歷一場轉型,即一、二線城市的增長目前已經基本見頂,但小城市仍有廣闊的市場。像湖州和南陽這樣的三線城市的人均GDP可能只有北京或上海的一小部分,也只有其40%的人口。但這些城市的數量很多。Arthapan說:“考慮到81%的中國人口居住在三線至六線城市,這些地方潛力巨大。”
這些小城市中那些預算有限的年輕家庭正是大眾集團希望通過新捷達品牌吸引的客戶群體。
迪斯承認,今年他會重新評估大眾在中國的發(fā)展軌道??赡馨ê腺Y企業(yè)股權的問題,前提是大眾能夠負擔得起。迪斯的目標是最遲在明年初給出一個答案。他表示:“顯而易見,現在我們很有必要采取行動。保護未來是大眾面臨的最重要的戰(zhàn)略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