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國際消(危)費(機)者(公)權(關)益日的,讓無數(shù)商家聞風喪膽的,讓吃瓜群眾差點扶不住下巴的“3·15晚會”終于落下帷幕了。
按照以往經(jīng)驗,汽車圈的小伙伴們是絕對不會浪費這個分分鐘成為網(wǎng)紅的機會(免廣告成就網(wǎng)紅)的,然而昨日的“3·15”晚會上,汽車圈終于踏踏實實地“軟著陸”了。
難道一個3·15真就讓吃瓜群眾扶不住下巴了嗎?太小看吃瓜群眾了,他們的下巴早在多少年前就沒了,拿什么來扶。
就拿過去來說事吧,“斷軸門”的主角說車主“刁蠻”,就是不“作為”還給封口費。“燒車門”的故事大概是這樣的“車燒了—質(zhì)量沒問題—又燒了—電池很安全—又燒了—碰撞太厲害—再燒一次——?。???”,說車沒問題你信嗎?“丟了的合格證”,買了新車就是拿不到合格證,上不了牌還背了個黑戶口。因為不少合格證都抵押給銀行啦,或者直接不知所蹤啦。
還有什么拋錨的、高速上剎車方向盤失靈的、變速箱不行的……,簡直就是一輛車隨時就會要了一家人的命。
汽車作為大宗消費,自然避免不了消費維權的問題。尤其是在我國汽車銷量快速增長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廠商品牌進入中國市場,使得產(chǎn)品質(zhì)量問題更加突出。去年的315晚會上,與汽車相關的投訴排名第二,占到整個投訴總量的近20%。在2016年,我國缺陷汽車召回數(shù)量達到1132.56萬輛,首次在一年內(nèi)突破千萬輛大關。
2009年,公路亂收費,27公里3個收費站
2011年,錦湖輪胎過量摻入返煉膠,致輪胎性能下降
2011年,4S店潛規(guī)則,合格證抵押銀行, 車主無法上牌
2013年,DSG變速箱問題
2013年,車身生銹事件
2014年,車輛小問題,4S卻要大修
2015年,加油站造假
2016年,二手車電商交易數(shù)據(jù)貓膩
....
“3·15”就像是一場“批斗大會”,總有的企業(yè)會被拉到聚光燈下接受輿論批評。然而,似乎這一場“批斗大會”已經(jīng)逐漸成為了每年的一場“視覺盛宴”,甚至成為了某些從業(yè)者調(diào)侃的一個話題,例如“千萬別中啊”。從黑幕到曝光,再到輿論批評,再到企業(yè)承諾及解決,最后又在下一個“3·15”換裝登場。誠信、責任原本是企業(yè)的生存準則,然而現(xiàn)如今卻變成了某些人的調(diào)侃的對象,這不是我們消費者心目中的“3·15”,消費者權益保護不應只在這一天才被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