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信息網2月29日訊 在宣布放棄造車后,蘋果股價開始上漲。
2月28日,據Bloomberg報道,蘋果已經取消了其長達十年、投入數(shù)十億美元的電動汽車計劃。
據悉,蘋果這個決定是由首席運營官和負責這項工作的副總裁共同做出的。他們表示,隨著公司在人工智能領域的不斷發(fā)展和投入,公司決定將更多的資源和精力集中在可生成式人工智能項目上。因此,電動汽車項目將逐漸減少,而許多從事汽車研發(fā)的員工將被調整至人工智能部門。
此消息一出,蘋果公司當日股價上漲,截至收盤,報182.63美元,漲幅0.81%,市值達到了2.8萬億美元。同時,也引來多位車圈大佬“駐足圍觀”,特斯拉CEO馬斯克就在自己的社交賬號上迅速轉發(fā)了這一消息,并配上了“致敬”和“點煙”的表情。
跨度太大導致“夢碎”
2014年,庫克批準名為“泰坦”的自動駕駛汽車項目,并立下沒有方向盤和踏板,具有顛覆性的宏大自動駕駛汽車愿景,也就是俗稱的L5級無人駕駛。自此,蘋果正式踏進了汽車制造業(yè)。
為了實現(xiàn)無人駕駛這一造車構想,蘋果多年來累計投入了數(shù)十億美元,直到被蘋果寄予厚望的L5級駕駛汽車計劃逐步降級,新車發(fā)布也“一鴿再鴿”,蘋果才終于意識到其再次顛覆汽車行業(yè)的夢想過于宏大,以至于難以實現(xiàn),不得不轉向更為保守的設計。
一個月前,有海外媒體報道,蘋果的造車項目來到了一個生死攸關的節(jié)點。為了應對挑戰(zhàn),蘋果公司對項目進行了戰(zhàn)略調整,并將發(fā)布時間推遲至2028年。此外,自動駕駛級別也從L4級降至L2+。然而,在調整之后,蘋果管理層和董事會對造車項目的質疑也越來越大。
“蘋果取消造車的主要原因,就是造車所提供的利潤率(如果可以盈利)遠低于現(xiàn)有業(yè)務。同時,蘋果在中長期無法通過差異化提升造車的盈利水平。”
有業(yè)內人士表示,蘋果在2023年的毛利率達到45%的水平,在汽車行也只有法拉利有這樣的毛利率,為49%左右。如果蘋果造一個小眾的法拉利,且不說能不能實現(xiàn)法拉利的品牌溢價,每年幾萬臺車的營收對于蘋果現(xiàn)在的營收來說也只是一個零頭,完全不值得投入。
蘋果許多高層也這么認為。此前,蘋果預計的單車售價是超過12萬美元,2022年底被調整到低于10萬美元,但如此一來毛利率將無法達到預期。因為想要與蘋果公司硬件產品40%的毛利看齊,這意味著造車成本必須控制在6萬美元以下,而實現(xiàn)這一目標難度極大。
比起造車還有更重要的事
如今,從造車到AI,蘋果公司顯然經歷了一次重大的轉向。當然,也不排除背后生成式AI和大模型的爆火,推動其產生這一決策。
目前,全球科技巨頭紛紛布局生成式人工智能領域,Google推出了Gemini AI系列,Amazon則將生成式AI整合到服務中,就連馬斯克都在去年7月成立了人工智能公司xAI,其首個AI大模型Grok 1.5也即將發(fā)布。
生成式人工智能,也推動著科技公司市值飆升。據最新數(shù)據顯示,包括、Google、Amazon在內市值超過1萬億美元的科技巨頭已達數(shù)家,其中Microsoft憑借對Open Ai的大規(guī)模投資,以及將大型語言模型整合到廣泛產品和服務中,市值來到2.88萬億美元,超越了蘋果,領跑全球科技公司。
而在主流智能手機廠商甚至全球科技公司里,蘋果是唯一一家還沒有正式發(fā)布大模型產品的廠商。同時,生成式AI領域的發(fā)展又是一場搶先布局的競賽,蘋果在大型模型研發(fā)上的相對“遲緩”,可能對其在未來的競爭格局中產生潛在影響。因此,蘋果此時“調轉車頭”,也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支持。
有業(yè)內人士表示,電動車早已是紅海一片,此時斷舍離并不是壞選擇,蘋果放棄造車也是因為看到了更有前景的賽道。
理想汽車CEO李想也在微博上表示,蘋果放棄造車,選擇聚焦人工智能是絕對正確的戰(zhàn)略選擇,時間點也合適。而且在一個認為以蘋果的現(xiàn)金流,造車和AI可以同時開辟的觀點下,還回復到:“戰(zhàn)略層面,新業(yè)務能聚焦一個,就決不做兩個。恒大、樂視在內的戰(zhàn)略鬧劇不會在蘋果上發(fā)生。另外,選擇那個最大的,以及距離自己核心優(yōu)勢最近的,知難而上大概率不是好戰(zhàn)略。”
上一篇:高合丁磊現(xiàn)身重慶長安汽車總部,留給高合自救的時間不多了
下一篇:“要什么有什么”的阿維塔,何時能“反哺”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