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汽車市場進入低潮,越來越多的品牌遭遇來自生產、銷售等各方面危機,特別是自主汽車,競爭加劇生存環(huán)境惡劣,資金壓力加大,任何的變動都有可能成為壓倒他們的最后一根稻草,同時也包括各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企業(yè)。
日前據網曝消息,浙江一家汽車主機廠供應商“國威科技”出現資金鏈問題基本處于停產狀態(tài),還陷入破產傳聞,影響十多家主機廠的零部件供應,嚴重時也可能導致主機廠停產。據稱,當地相關部門已經介入協(xié)調。而相關主機廠匯集國威,欲將生產模具轉移出來。
國威科技沒有證實這一消息,“國威科技,我要工資,我要賠償!”從網上流傳這張圖片顯示,部分印證了國威科技公司廠區(qū)疑似還遭員工集體討薪討說法。
官網介紹,國威科技成立于1988年,注冊地為浙江樂清市,擁有兩個生產基地,主要生產汽車車身控制器(BCM)、汽車CD、Radio、無鑰匙門禁系統(tǒng)、遙控中控、可視倒車雷達、組合開關、轉向鎖、全車鎖芯、全車小開關、門鎖機構等系列產品。該公司與國內主機:一汽集團、東風集團、長安、華晨、奇瑞、東南、上汽通用五菱、吉利汽車、長城汽車、比亞迪等全國數十家中大型汽車廠配套。
國威科技或因企業(yè)經營不善導致出現資金問題,早前媒體報導指系因自主汽車企業(yè)拖欠供應商款項,主機廠賬期長且屢屢拖欠,導致供應商被拖死。隨后該媒體就此報道發(fā)布致歉聲明,稱不能證實國威科技的資金問題與該汽車企業(yè)有直接關系。
該聲明還援引消息人士透露,一些主機廠已經從國威將生產模具拉走,其他主機廠要拉走模具要先結清欠款。
有業(yè)內人士認為,“國威的資金鏈斷裂帶來的后果直接影響到國產汽車的半壁江山。”另有業(yè)內人士表示,國威與眾多主機廠合作,理應不會輕易因汽車鏈而破產。
“長賬期”"AB廠"已成為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和整車廠合作的“規(guī)則”。 往往零部件供應商議價能力較弱,汽車生產商的回款賬期較長,如果加上惡意拖欠導致的回款難,無疑加大了零部件供應商的資金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