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問界新M7、M9持續(xù)熱銷、智界S7競爭小米SU7、享界S9于北京車展完成首發(fā)后,華為智選車旗下“第四界”珊珊而來。
“我們遠遠超越了邁巴赫、勞斯萊斯Phantom這個檔次,比他們更豪華、更高端、更舒享”。華為常務董事、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表示。
5月21日,有媒體報道稱,余承東對外透露,與江淮合作的產品定位超高端,“超越了邁巴赫、勞斯萊斯”。該消息引發(fā)業(yè)界對于華為在智能汽車領域布局的又一輪關注。
一經發(fā)布,江淮汽車股價立刻暴漲。午后開盤股價一度漲逾9%。
5月20日,江汽集團官微上一篇文章透露,“江汽集團與華為攜手打造的豪華智能新能源汽車即將推出,值得期待”。
產品定位“超高端”
華為與江淮汽車合作情況,早在2019年12月,江淮汽車就與華為簽署了全面合作框架協(xié)議暨MDC平臺項目合作協(xié)議,雙方計劃在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電動、智能網聯(lián)和云服務等方面進行深入合作。
此次合作后,華為的生態(tài)車機系統(tǒng)、智能駕駛系統(tǒng)、全球首發(fā)的77G毫米波雷達就在江淮汽車思皓QX、思皓曜、思皓愛跑等車型實現(xiàn)上車。
今年3月,安徽省生態(tài)環(huán)境廳公示了《江淮年產20萬輛中高端智能純電動乘用車建設項目環(huán)境影響報告書》,信息顯示該工廠預計年產量20萬輛,投資39.805億元,將開發(fā)江淮汽車全新的新能源專屬DE平臺、華為智能技術賦能的X6平臺。
乘聯(lián)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在較長時期內,國內自主品牌一直頂著“大而不強”的標簽,自主品牌主要集中在15萬元以內的售價區(qū)間,高端車市場被海外品牌占據(jù),國產自主品牌在高端與超高端汽車市場尚未形成明顯的競爭優(yōu)勢。但近年來,隨著新能源車滲透率快速提升,傳統(tǒng)豪華品牌的電動化、智能化轉型相對緩慢,高端電動汽車領域仍有市場空白,為中國品牌在全新賽道上引領豪華細分市場創(chuàng)造機遇。”
不過誰也沒有想到,與華為的合作會是直接向百萬級豪車市場進發(fā),畢竟在江淮汽車幾十年的發(fā)展中,旗下乘用車型大多覆蓋中低端市場,并沒有多少高端、豪華品牌方面的經驗,只在制造環(huán)節(jié),江淮汽車憑借代工蔚來積累了幾年經驗。
報告書顯示,江淮汽車構建兩個純電平臺(DE、X6),一是重點打造全新的新能源專屬平臺(DE平臺),滿足國內經濟型和改善型市場需求。二是通過華為智能技術賦能,開發(fā)全新豪華新能源平臺(X6平臺)積極搶占國內高端市場,覆蓋車型為大中型MPV(商務車),規(guī)劃年產能為3.5萬輛。該車型預計車長達5.2米,軸距達3.2米。
華為四界分工明確
5月21日,余承東表示:“今年一季度,其智選車BU、車BU已經全部扭虧為盈。”他透露,今年一季度華為智選車已實現(xiàn)扭虧為盈。他表示,因為智選車的大賣,包括問界、智界,尤其是問界的大賣。
此外,余承東預計4月起將實現(xiàn)良性的正向發(fā)展。“車BU從過去一年虧100億元,后來(一年)虧80億元,去年減虧縮減到虧60億元,預計今年能夠扭虧為盈。”
據(jù)華為官方發(fā)布的財報顯示,2024年一季度華為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約1784.5億元,同比增長36.66%;歸母凈利潤約196.5億元,同比增長約564%,凈利潤率達11%。在這其中,華為智選車業(yè)務的強勁表現(xiàn)成為了一大亮點。
事實上,華為在汽車行業(yè)的三種模式中,目前采用HI模式的車企僅有長安阿維塔;采用智選車模式的車企包括賽力斯、奇瑞、北汽和江淮,其側重點有所不同。賽力斯問界聚焦SUV,奇瑞智界側重C級轎車,與北汽合作的首款車是高端純電轎車,與江淮合作的是MPV。
余承東此前曾表示,江淮與北汽的兩個“界”的產品已在開發(fā)中,產品也將越來越高端。“江淮定位是超高端,享界定位高端轎車,智界定位廣泛中檔和中高端,就是廣泛人群能買得起的車。但是問界主要重點聚焦在SUV。”余承東說。
今年北京車展上,華為與北汽藍谷合作推出的享界S9正式亮相,該車型定位于高端豪華轎車市場,直接對標寶馬、奔馳、奧迪等國際品牌,有望填補國內自主品牌在這一領域的空白。
需要注意的是,為最早與華為合作的車企,北汽的收獲不大,合作車型銷量低迷,公司業(yè)績長期虧損。北汽甚至從HI模式轉向智選模式。
華福證券表示,中長期維度看,自主品牌滲透率、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提升空間依然巨大,出海和智能化等行業(yè)β預計將長期存在,國內內卷越發(fā)升級的背景下,出海打開企業(yè)盈利的天花板,F(xiàn)SD中期入華預期強烈,帶動高階智能駕駛進入放量周期。持續(xù)看好汽車行業(yè)景氣度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