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消息稱東風英菲尼迪將對旗下四個大區(qū)事業(yè)部進行全部裁撤,同時關閉上海、廣州、成都三地辦公室,只留下北京總部繼續(xù)辦公。員工也從300人裁至170人,并且未來還可能進一步裁員,裁員力度超50%。
4月27日,有媒體稱東風英菲尼迪方面回應采訪時表示,“確有裁員,但具體人數不知情”,該公司一位內部人士還透露,由于東風英菲尼迪領導層剛變動不久,公司正在進行管理改革。
隨后晚間,一位東風英菲尼迪高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否認了大幅裁員消息,并稱是新上任領導作出的一些調整,其還表示,3個城市的辦公室正常運轉。
4月28日,東風英菲尼迪方面向時代財經回應稱,裁員傳聞不屬實,目前,上海、廣州、成都三地的區(qū)域辦公室均正常運轉,未曾關閉。
不過,東風英菲尼迪一位前員工李赫(化名)昨日向時代財經透露,英菲尼迪近年來在華發(fā)展不如人意,這和東風的管理息息相關,“東風不尊重品牌調性,固定的思維模式,壓縮市場投入,只求沒出錯不求創(chuàng)新,消費者不買單”。
圖片來源于英菲尼迪中國官網截圖
李赫還表示,“東風和英菲合作最大問題是工廠改造費用要最快時間回籠,全部費用壓在車價和量上面”,這也導致了英菲尼迪的車價沒有市場競爭力。
價格上沒有競爭力,再加上在售車型太過稀少,國產QX50占了銷量半壁江山,東風英菲尼迪作為豪華品牌,近幾年在中國市場的品牌影響力逐漸減弱,在終端銷量上也基本處在豪華汽車陣營的末端。
否認裁員上百人
日前,東風英菲尼迪傳來裁員消息,這對于在國內受眾不是特別廣的這個豪華品牌來講,并不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據媒體報道,東風英菲尼迪將對旗下四個大區(qū)事業(yè)部進行全部裁撤,同時關閉上海、廣州、成都三地辦公室,員工也從300人裁至170人,并且未來還可能進一步裁員。
此外,東風英菲尼迪還被曝將在國內進行戰(zhàn)略收縮,也許會回歸東風日產成獨立事業(yè)部,類似上述的組織機構的大幅調整,有知情人士稱,東風英菲尼迪總部可能會搬往廣州花都,與東風日產總公司“匯合”。
4月28日,東風英菲尼迪方面向時代財經表示,上述傳聞均不屬實,這些現象屬于正常的人員流動和企業(yè)優(yōu)化。其還表示,東風英菲尼迪的員工數量一直是以股東雙方對品牌的規(guī)劃匹配人力資源設置。
對于與東風日產總公司“匯合”傳聞,東風英菲尼迪方面向時代財經表示,東風日產擁有超千萬的保有客戶,是東風英菲尼迪重要的潛客群體。東風英菲尼迪希望通過與東風日產的聯動,充分利用母公司資源實現長遠發(fā)展的目標。同時,為了更好的實現與東風日產的協同作戰(zhàn),有個別部門將前往廣州花都地區(qū)辦公,但總部仍然在北京。目前也沒有合并計劃。
此次裁員烏龍事件之下,是東風英菲尼迪面對中國市場始終無法有跨越式發(fā)展的無奈和尷尬。
圖片來源于英菲尼迪中國官網截圖
時代財經查詢東風汽車今年1月銷量快報發(fā)現,東風英菲尼迪去年全年累計售出35035輛,同比增長21.36%,實現銷量增長的確不易,但如果對比雷克薩斯和凱迪拉克等二線陣營豪車,東風英菲尼迪就顯得相形見絀。
今年1月,雷克薩斯率先公布了2019年在華全年銷量數據,據統計,其累計銷量達200521輛,同比增長25%;與此同時,凱迪拉克在中國市場累計銷量為21.25萬輛,同樣超過20萬輛。
相比雷克薩斯、凱迪拉克等二線陣營豪車,東風英菲尼迪確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東風英菲尼迪在國內屬于二三線豪華品牌,目前的發(fā)展情況一直不好,它也想在國內進行大規(guī)模生產,不過進展不順暢。” 4月27日,全國工商聯汽車商會秘書長曹鶴向時代財經表示。
東風對英菲尼迪支持度不夠?
作為東風汽車旗下的合資公司,東風英菲尼迪由東風汽車和日產分別持股50%組成。據李赫透露,東風汽車對英菲尼迪的支持力度不夠,包括營銷投入和經銷商層面等。
2013年,隨著國民級綜藝《爸爸去哪兒》和《極速前進》的大火,東風英菲尼迪也在普通的觀眾心中刷了一把實實在在的熱度和流量,在2017年,英菲尼迪的銷量也接近5萬輛大關,實現跨越式增長。
在此之后,就沒有見到更多有關東風英菲尼迪的爆款式營銷案例,李赫對時代財經表示:“《爸爸去哪兒》、還有《極速前進》等綜藝都是日產中國的時候定下來做的,但后面東風合并后品牌活動極少。”
除了在營銷層面支持力度不如人意以外,在經銷商的投入上,同樣沒有實現原計劃的目標。
“經銷商規(guī)模整體看上去變化只是減少幾家,但和幾年前的計劃差太遠了。” 李赫告訴時代財經,“原來計劃這個時候應該差不多150家,現在才100家左右,而且所有英菲店都是各大汽車銷售集團墊底的水平”。
時代財經通過查詢東風汽車的年報發(fā)現,2019年東風英菲尼迪銷售網點和售后服務網點相比2018年確實有所減少。
圖片來源于英菲尼迪中國官網截圖
據年報數據顯示,2018年東風英菲尼迪的銷售網點和售后服務網點數量分別為131家、122家。到了2019年,則分別減少了13家、4家,二者的數量也變?yōu)橐恢碌?18家,覆蓋的省份也從30個下降至29個。
相比東風雷諾、東風雪鐵龍、東風標致在銷售網點和售后服務網點數量的下降,東風英菲尼迪的減少幅度并不是很突出,但上述合資車企的銷量依然大幅領先英菲尼迪。
其中,東風雪鐵龍2019年的銷售網點和售后服務網點數量分別為256家、428家;東風標致分別為268家、441家、東風雷諾分別為131家、146家,同時,三家車企覆蓋省份數量在2019年分別是31個、30個、28個。
產品矩陣單一 競爭力薄弱
在豪車陣營的追趕戰(zhàn)中,東風英菲尼迪產品布局上的短板顯而易見。相比其他豪車品牌的產品矩陣,東風英菲尼迪的產品線顯得較為單一,長期沒有新車上市。
時代財經從英菲尼迪中國官網查詢獲悉,目前英菲尼迪在售車型總計十款,包括Q50L、Q70L等轎車車型,以及QX50、QX60等SUV車型。
事實上,除了QX50和Q50L等支撐旗下車型銷量基本盤以外,其他車型并無太多的存在感。李赫對時代財經表示,“現在QX50量還是走得可以,基本上占了經銷商超過一半的銷量”。
東風汽車年報顯示,東風英菲尼迪去年全年累計售出35035輛。進入2020年,疫情更是讓銷量雪上加霜,據東風汽車3月銷量快報顯示,英菲尼迪3月份售出884輛,前三月累計銷量1766輛,較上一年同期下降65.97%。
疫情加劇了本就處在銷量低谷的東風英菲尼迪的沖擊。
“東風英菲尼迪的裁員風波凸顯出今年疫情帶來的巨大影響,特別是在二線豪華豪車市場競爭激烈的背景下,裁員可能是度過難關‘活下去’的出路。”4月27日,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告訴時代財經。
圖片來源于英菲尼迪中國官網截圖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前不久,東風汽車旗下另一家合資公司東風雷諾也于近日宣布二者“分手”,對此,外界也有不少聲音,對東風英菲尼迪會否步東風雷諾后塵存疑。
“英菲尼迪和雷諾不一樣,英菲尼迪車主是有情懷的,進口車也一直有利潤。” 李赫向時代財經坦言,如果沒有了國產車,這個品牌會恢復成小眾品牌。
事實上,東風英菲尼迪此次內部的調整正是為了改變自身頹勢才采取的積極措施。李赫告訴時代財經,英菲尼迪的動作主要就是減少成本,幾個區(qū)總也都直接變回了銷售經理。
宋清輝向時代財經表示,未來,加快產品更新速度和研發(fā)出更多的創(chuàng)新車型,或是東風英菲尼迪的必由之路,也是當下必須盡快做出的改變。